您的当前位置:内痔 > 内痔病因 > 混合痔手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
混合痔手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
混合痔行手术治疗是一件临床实践中不大的事件,然而患者却因此手术而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元芳,你又怎么看?
作者:余医院麻醉科;医院麻醉科
来源:医学界麻醉频道
一、病例介绍
患者女,39岁,近日肛门不适,大便时出血,来我院就诊。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病史,年患颈椎病,现未治愈,有妊高症病史、阑尾切除术、剖宫产术史,具体时间不详。
术前体格检查:神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心音有力,律齐,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干湿锣音;BP98/70mmHg,HRbpm,R20次/分,体重60kg。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ECG示窦性心动过速,HRbpm,术前ASA评级I级。
患者经肛肠科诊断为混合痔,拟在骶麻下行混合痔外剥内扎+内痔注射术。
术前30minAtropine0.5mg,Luminal0.1g肌注,入室后常规给氧和心电监护,BP/mmHg,HRbpm(律齐),R20次/分,SPO%,病人血压偏高,心率过快但未诉其他不适,疑为情绪紧张和术前注射阿托品所致,静脉通道开放后行骶管穿刺,穿刺过程顺利(穿刺用针为6号半针头),1.6%利多卡因25ml骶管注射,3min后麻醉平面T11,麻醉效果佳,麻醉过程中病人心率、血压变化不明显,手术体位调成右侧卧位后医生开始手术。
手术5分钟后病人诉颈部不适,血压升高,心率增加,BP/mmHg,HRbpm,考虑病人既往有颈椎病史且未治愈,将病人头部垫高后所诉症状明显好转,但心率、血压未明显下降,即静注艾司洛尔20mg,血压无明显变化,3min后追加艾司洛尔20mg,血压为/mmHg,HRbpm,改用硝酸甘油0.2mg静注,心率血压仍无明显下降,此时手术已结束,术中病人除诉颈椎不适外无任何其他症状,手术结束后送回病房。
术后一天病人诉恶心、呕吐,BP/70mmHg,HR84bpm,无头痛;两天后恶心、呕吐加重,左手指轻度麻木。
蛛网膜下腔穿刺检查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脑CT提示:脑底异常血管网症(简称:烟雾病),脑底动脉环主干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有血栓形成,其管壁内弹力层断裂、曲折、增厚,中层平滑层明显变薄。即患者有脑梗和烟雾病。
二、讨论的思考题
1、术前患者BP/mmHg,HRbpm,这种情况适合行择期手术吗?
2、术中麻醉降压处理是否正确?
3、手术和麻醉与患者发生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有无联系?
三、参考答案
1、高血压的危害在于是否并存肾血管、脑血管、冠脉血管病变及并发症。未经治疗的轻中度高血压(舒张压11.97-11.63kpa,1mmHg=0.kpa)允许进行大多数择期手术,但需加强术中监测,随时恰当治疗。
本病人术前血压BP/mmHg,完全能进行择期手术,至于病人术前HRbpm,在ECG提示病人既往有窦性心动过速的情况下考虑到术前Atropine对心率的影响及病人的情绪的紧张等原因,也不应作为麻醉的禁忌。
2、术中病人心率较快,血压较高,麻醉医生采用了两种麻醉科常规降压药艾司洛尔和硝酸甘油:艾司洛尔是作用时间较短的β授体阻滞剂,几乎无内在拟交感活性,缺乏膜稳定作用,伴衰期仅8min可用于伴心动过速的高血压病例,即控用量ug/kg于1min内滴注,本例麻醉中以20mg每次分次静注完全合乎手术中用药。
硝酸甘油能舒张全身静脉和动脉,舒张毛细血管后静脉远较舒张小动脉的作用强,治疗量的硝酸甘油能使收缩压下降约10-15mmHg,舒张压不变,后负荷略降,其对心脏无明显作用,治疗剂量下心率不变或轻度加快。
在使用艾司洛尔后病人血压无明显改变、心率略降的情况下使用治疗量的硝酸甘油也符合用药原则。
3、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突然破裂、血液流至蛛网膜下腔的统称。
患者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做的头颅CT提示:病人患有脑底异常血管网症(简称:烟雾病),脑底动脉环主干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有血栓形成,其管壁内弹力层断裂、曲折、增厚,中层平滑层明显变薄。增生的异常血管网管壁菲薄,管腔扩张,易破裂出血,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之一。
此病例非常罕见,病人已患病多年,随时都有血管破裂的危险,在患者本身和医生都不知情的情况下行麻醉和手术,可以肯定的是骶管麻醉穿刺过程顺利,麻醉平稳,麻醉和手术本身不会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但也不能排除麻醉和手术使病人情绪紧张,血压升高,脑底异常血管破裂出血而出现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可能。
余奇劲(--),男,湖北咸宁人,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围术期医患安危。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zhouyanhong
yxj.org.cn来稿邮件主题为:医院+科室+姓名稿费:~
小编
皮肤白癜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治疗白癜风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