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内痔 > 内痔治疗 > 第一单元中医外科学疾病的病因病机
第一单元中医外科学疾病的病因病机
湿邪所致外科疾病好发部位是:下部
由毒邪而致病的特点:一般发病迅速,有的可具有传染性
风邪致病特点:痛无定处,走注甚速
外科疾病的发生:最常见热火
情志内伤所致外科疾病的特点:常有循行肝经夹郁夹痰的表现
饮食不节可导致:脾胃功能失调,湿热火毒内伤
下列关于痰饮瘀血叙述:正确的是既是病理产物,在一定条件下又是病因
下列各项不属于外科疾病发病机理:痰饮瘀血
下列各项不属于病因特殊之毒:冻伤
不属于外来伤害:食物毒
不属于劳伤虚损:食伤
不属痰邪为病:疫疔
典型瘀血为病:漆疮
营气不从,逆于肉里:痈肿,疮疡
瘀阻皮肤引起外科疾病:白庀,瓜滕缠,中药毒
因火所致的疮疡好发部位:皮肉
阴痰所致的疮疡好发部位:皮里膜外
知识点↓
一、致病因素外科疾病的发生,大致有外感六淫、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外来伤害、劳伤虚损、感受特殊之毒、痰凝血瘀七个方面的因素。
1.外感六淫致病风:风为阳邪,善行而速变,故发病迅速,多为阳证;风性燥烈,风性上行,多侵犯人体上部,如颈痈、头面丹毒等病。风邪致病特点,其肿宣浮,患部皮色或红或不变,痛无定处,走注甚速,伴恶风,头痛等全身症状。
寒:具有“寒主收引”“寒胜则痛”的特征,且侵袭人体易致局部气血凝滞,血脉流行失常,故易生冻疮、脱疽、流痰等;寒为阴邪,其病一般多为阴证,常侵袭人体的筋骨关节。
暑:由于暑热外受,蕴蒸肌肤,汗出过多,或汗出不畅,以致暑湿逗留,易发生暑疖,甚至形成暑湿流注。暑为阳邪,具有热微则痒、热甚则痛、热胜肉腐等特征,故其致病特点多为阳证。
湿:在外科疾病中,湿热相兼尤为多见。外科疾病发于身体下部者,多与湿邪有关。
燥:在外科的发病过程中,以温燥者居多,燥邪易致皮肤干燥皲裂,外邪乘机侵袭,易致生痈或引起手足部疔疮等病;燥邪易伤人体阴液,侵犯皮肤,致患部干燥、枯槁、皲裂、脱屑等,常伴口干唇燥、咽喉干燥或疼痛等全身症状。
火:火为阳邪,其病一般多为阳证,患部特点多为发病迅速,来势猛急,焮红灼热,肿势皮薄光泽,疼痛剧烈,容易化脓腐烂,或有皮下瘀斑,常伴口渴喜饮、小便短赤、大便干结等全身症状。
2.情志内伤致病
由于长期的精神刺激或突然受到剧烈的精神创伤,超过了人体生理活动所能调节的范围,可使体内的气血、经络、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生外科疾病。总之,由情志内伤所致的外科疾病,常有循行肝经部位夹郁夹痰的表现特点。
3.饮食不节致病
恣食高粱厚味,醇酒炙煿或辛辣刺激之品,可使脾胃功能失调,湿热火毒内生,同时感受外邪则易发生痈、有头疽、疔疮等疾病。而且由于饮食不节,脾胃火毒所致的痈、有头疽、疔疮等病,较之单由外邪所引起的更为严重,如消渴病合并有头疽。至于内痔的发生,也与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有关。皮肤病中的粉刺、酒渣鼻的发生,多与过食醇酒炙煿、辛辣刺激之品有关,也属发病因素之一。
4.外来伤害致病
凡跌仆损伤、沸水、火焰、寒冻及金刃竹木创伤等一切物理和化学因素都可直接伤害人体,引起局部气血凝滞,郁久化热,热胜肉腐等,导致瘀血流注、水火烫伤、冻伤、外伤染毒等外伤性疾病。同时也可因外伤而再感受毒邪,发生破伤风或手足疔疮等。或因损伤后,致脉络瘀阻,气血运行失常,筋脉失养而发生脱疽等。
5.劳伤虚损致病
主要是指过度劳力、劳神、房事过度等因素,导致脏腑气血受损,阴阳失和,使正气亏损而发生疾病。外科疾病中,可因虫兽咬伤,感受特殊之毒而发病,如毒蛇咬伤、狂犬病;接触疫畜如牛、马、羊而感染疫毒的疫病;因虫蜇咬伤后引起的虫咬皮炎;某些人由于禀性不耐,接触生漆后而发漆疮。或服用某种食物后中毒;或因禀性不耐而引起某些皮肤病等。此外,凡未能找到明确致病的病邪者也称为毒,如无名肿毒。
6.痰饮瘀血致病
外科之痰,主要指凝聚于肌肉、经络、骨节之间,有征可凭的有形之痰,致病具有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早期症状多不明显等特点。凡外伤出血、血热妄行、脾虚失统或寒客经脉、热与血结、气虚不运、气滞不行等,均可造成血瘀。
7.感受特殊之毒致病
特殊之毒除虫毒、蛇毒、狂犬毒、药毒、食物毒外,尚有疫毒。外科疾病中,可因虫兽咬伤,感受特殊之毒而发病,如毒蛇咬伤、狂犬病;接触疫畜如牛、马、羊而感染疫毒的疫疔;因虫蜇咬伤后引起的虫咬皮炎;某些人由于禀性不耐,接触生漆后而发漆疮。或服用某种食物后中毒;或因禀性不耐而引起某些皮肤病等。此外,凡未能找到明确致病的病邪者也称为毒,如无名肿毒。由毒而致病的特点,一般发病迅速,有的可具有传染性,常伴有疼痛、瘙痒、麻木、发热、口渴、便秘等全身症状。
二、发病机制外科疾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邪正盛衰、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脏腑失和4个方面。
1.邪正盛衰
正气旺盛,临床多为阳证、实证,发展顺利,预后良好。
2.气血凝滞
气血凝滞是指气血生化不及或运行障碍而致其功能失常的病理变化。气血凝滞,郁而化热,热胜肉腐,血肉腐败,则酝酿液化为脓。外科疾病的发生与否,与人体的气血盛衰有着密切的关系。气血盛者,即使外感六淫邪毒、内伤七情也不一定发病;反之则易发病。此外,气血的盛衰直接关系着外科疮疡的起发、破溃、收口等,对整个病程的长短有着一定的影响。
3.经络阻塞
局部经络阻塞是外科疾病总的发病机制之一,同时身体经络的局部虚弱,也能成为外科疾病发病的条件。此外,患处部位所属经络,与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也有着重要的联系。经络也是传导毒邪的通路,它具有运行气血、联络人体内外各组织器官的作用,故体表的毒邪,可由外传里,内攻脏腑;脏腑内在病变,可由里达表,均是通过经络的传导而形成的。
4.脏腑失和
外科疾病虽然绝大多数发于体表的皮、肉、脉、筋、骨的某一部位,但与脏腑有着一定的联系。脏腑内在的病变可以反映于体表,而体表的毒邪通过经络的传导也可以影响脏腑而发生病变。
内容转载自白癜风方法北京治白癜风专业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