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内痔 > 内痔治疗 > 艾灸后为什么会有发红发热发痒水气

艾灸后为什么会有发红发热发痒水气



艾灸不仅能从根本上把湿气排出去,还能养护体内的阳气,但是,有些小伙伴却发现灸后出现了皮肤瘙痒,同时伴有红疹,甚至出现红肿,出水泡,这是怎么回事,是艾灸后的正常反应吗?出现这种情况还可以继续艾灸吗?

小伙伴们别急,中艾堂现在就来给大家解惑。

灸后排毒反应

其实艾灸后皮肤出现疹子,并且瘙痒难忍、红疹等现象,是正常的排毒反应。从中医学角度来说,是由于不同内脏部位的湿邪、寒邪、风邪作怪造成的。同时不同体质的人反应也都不尽相同,有些人本身体质就比较好,反应的程度就会小一点,而如果是体质偏差的,那么反应的程度就会大一些,反应的频率也会多一些。

所以我们不必害怕艾灸后出现的这些反应,而是要清楚地认识到正是因为体内阳气的不足,才让邪气入侵了我们身体,当我们用艾灸来驱除这些邪气的时候,它们就会进行反抗,在斗争的过程中难免就会留下打斗的痕迹。但是只要我们坚持艾灸,体内阳气慢慢强大起来,反应就会越来越小。

灸后发痒原因

上面我们说到艾灸的过程就是与邪气抗争的过程,所以艾灸产生的热气打败邪气之后,就会渗透到我们体内,使肝、脾、肾的阳气得到有效的补充和恢复,从而提高细胞的排毒和自愈能力。

也正是因为我们有了与外邪抗争的实力,才会使得外邪被赶出内脏和其他组织器官后走入了皮肤,而正在排出的时候,皮肤上就会出现瘙痒,或者是冒出一粒粒的疹子,水泡等。

这个时候,有的人会觉得瘙痒难忍,有的疼痛难受,有的干燥起皮……越是瘙痒,就说明毒气越重越深,对内脏、血液、器官损害就越严重。外邪能深入到这种地步,也可判断外邪进入已久,此时就要艾灸一段时间,给身体排毒一段时间,切不可着急。

出现“痒”更要灸

《明疮疡痛痒麻木论》中说到:“若人质肌肤附近火灼则为疮,近火则痛,微远则痒。痛者为实,痒者为虚,非为虚寒之虚,乃火热微甚之意。”也就是说我们艾灸后出现痒的现象,是因为“虚”,但这种虚不是指身体的虚弱,而是我们常说的阳气不足。如果能够通过长期艾灸,养足阳气,把湿气完全排除体外,也就不会出现“痒”了。

总而言之,艾灸后发痒是好的表现,至少机体可以收到信号,灸后皮肤发痒就意味着体内的湿气、寒气、邪气等在艾灸的刺激下开始从体表排除。中医认为:“任何不适的发生,都先受制于内而后发于外”。意思就是只要邪气能发出来,身体自然没有什么大问题。

一般的人这种反应几天后会自行消失,所以不用采取措施,继续坚持艾灸即可。如果实在是太痒了,那么我们可以试试艾灸曲池、血海等穴位,可以帮助止痒。

曲池

血海

各种灸后反应分别表明什么含义

1

红白相间斑点——需要继续艾灸

如果灸后皮肤潮红不均匀,潮红中间夹杂大小不一的浅白色斑点,有的甚至白色多红色少!这是由于局部经脉不通、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提示要继续进行艾灸治疗,直到灸友灸处温热感增强,灸后皮肤白色斑点消失,出现均匀的潮红、汗出为一个疗程的充足剂量。

2

皮肤成片潮红、出现水气——灸量够了

在艾灸过程中,穴位周围皮肤还会出现成片的潮红,甚至有水气,手摸起来有潮润的感觉,这种反应多是表明一次的灸量已经相对足够,可以停止本次施灸。

3

出现皮疹,发痒——湿气外排

如体内湿气较重,灸治过程中面部或身体上会出现小皮疹,并且发痒,这是体内湿气外排的表现。此种情况可继续施灸以观察,如皮疹自行消退则罢,不退或加重则可加灸曲池、大陵穴。

4

穴位深处出现响动——经络疏通的表现

有时在施灸过程中,特别是在施灸一定疗程之后,灸友会感觉在穴位深处有响动,这是达到一定灸量之后,长久积滞的经络得以疏通的表现。久病和难治性疾病多在体会到穴下深处有响动之后明显好转。

5

出现水泡

这点在刚开始艾灸或者开始试着加大灸量的灸友身上经常出现,原因主要有两种:

①施灸过量。表明这次艾灸时间太长了,灸量过头了,这种情况应该减少施灸的次数或缩短单次的艾灸时间;

②排病反应。出现水泡也可能是疾病邪气较重,发水泡是机体正气恢复、祛邪除病的过程,所以这种水泡的出现有利于疾病的痊愈。古人提出艾灸起效的标准是机体的反应,这个反应就是灸疮,所以古人将灸疮作为判断灸量和治疗效果的一个主要指标。

关于水泡的处理:若局部出现水泡,只要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果水泡较大,可用消毒毫针从下方刺破水泡,放出水液。

6

皮肤灼痛——分四种情况

①初灸时不适应。

当然,也有些疾病在初灸时很痛,当灸至一会儿之后,局部皮肤适应了灸感,反而又不痛了;

②此穴不需要多灸。

另外,艾灸时灸友若感到有烧灼、疼痛,表明施灸部位不需要多灸,应重新选择穴位。

③疾病本身症状就很痛。

也有的疾病本身症状就很痛,在初灸时疼痛明显,当灸一定时间之后疼痛即减轻,这是疾病好转的表现。

如带状疱疹,疱疹本身症状皮肤灼痛,初灸时灼痛,当灸至一会儿之后灼痛减轻,当灼痛感减轻甚至不痛时表明一次施灸量充足,可以停止本次施灸。

7

艾灸的返病现象——疾病治愈的现象

部分顾客在初次施灸或施灸一定次数之后,有50%以上的人,但不是所以的人,会有病气加重,或者其它异常反应比如在艾灸的时候出汗,或者灸后出汗,这种现象有可能会持续几天或更久,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排病反应。

还有人艾灸过程中或艾灸后,流鼻涕,打喷嚏,这是体内寒气外排的表现。经过几次艾灸,或一段时间的艾灸后,有的人会表现出肢体冰凉,这是寒气用艾灸后在体表的反应,有的是脏腑内的寒气表现在体表,这种反应在冬天和春天的季节更加严重,有这种反应的,说明身体阳虚的厉害,需要继续艾灸。

越是出现多次排病反应,就越证明病邪存留的拨争状态,也体现正气正在一点点积累。有排病反应很正常,没有也很正常,不要刻意追求排病的反应。

艾灸之后可能出现的50种不同症状:

1、麻:表明气能过来,而血过不来。

2、木:麻得厉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气都过不来了。

3、酸:表明经络是通的,但是气血不足。

4、胀:表明气很足,此类人是爱生气的体质,若体内的气出不去就估胀。

5、痛:单纯性的痛则是因为有血淤

6、痒:表明气和血正在过来,伤口愈合的时候都会发痒。但这与全身发痒不同.

7、感觉热能到会阴,这是好的现象,说明对泌尿系统效果显著,打通任脉。

8、做艾炙过程中,下腹中感觉有一股热气在形成,并能随着人的意识而形成气流,在人的经络内来回的流动,上到头顶,下到足底,经过的地方有酸、麻、胀、痛的不同感觉,就像是练气功一样。这是非常好的现象。

9、做完艾炙后,面色变得红润有光泽,皮肤饱满滋润。色斑快速变淡、痘痘消失。

10、做完艾灸后,人的心情变得舒畅很多,心情很放松。非常好的感觉。

11、夏天要出大汗为佳。但冬天灸以全身微微出汗为佳,特别是额头、手心、足心要出热汗,出大汗者一定是身体比较虚的人。

12、寒感,灸后会觉得冒凉风,寒性体质的人多会出现这种现象,要多灸。

13、热感,腹腔发热到后腰往上走到百会,往下走到涌泉。经络通,效果好。

14、沉感,是正常的,比较像压了一块大石头。气血循环不畅经络不通。

15、肚子咕咕叫,或者排气,这是促进肠蠕动,帮助排除身体的浊气,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

16、如果腹部或后腰出油,是血液粘稠,血脂高,血液毒素垃圾过多,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

17、做艾灸的前几次没有什么感觉,只有点热,说明经络不通,身体比较寒。

18、做艾灸时上半身热或只是下半身热,表明不怎么热的那半身的经络不是很通。

19、灸的过程中有出现手心或足心出冷汗,是排寒气的现象,然后才出的热汗,说明体内寒气重。

20、做完后口干燥,咽喉难受,说明上焦有虚火,要做到要配合做肩颈灸,疗效就会很好了。

21、开始灸很热,过了一段时间后感觉不热了,那是正常的平台期,还有就是经络适应了,需要用猛火灸。

22、酸痛、疲劳、嗜睡(白天爱困):体质酸性,血液循环差,气血不足,在灸后血液循环加快,所以体质弱的人前二、三次会出现乏力、困倦现象。

23、呼吸急促或不顺畅,情绪不稳定、头重:心脏功能弱,心肌供血不足、血偏稠。

24、肾脏部位有酸痛感,(腰酸腰凉)尿量增加,尿色有变化:肾功能不佳,肾气不足,阳虚。

25、做完艾灸后,脐部有出黄水的现象:这说明有妇科炎症或肠胃炎症。脐周出水泡是肠道湿寒,严重的人会在脐周起一圈硬皮。

26、做完艾灸后下部瘙痒、分泌物增加或有血块:妇科不好、月经不调,调整经期中,会出现短暂乱经。

27、做完艾灸后全身无力感或增加酸痛:痛风、月内风,体内有风湿,几次后即消失。

28、做完艾灸后持续出汗:体内湿气重,艾为纯阳之火,能帮助排湿去寒。

29、做完几次艾灸会感觉口渴?非常典型的上实下虚的症状,在做过几次后出现好转反应,感觉病情加重了,建议多喝水,可以3-5天做一次,中间穿插做刮痧,拔罐。

30、月经提前或推后:艾的作用最先走向的就是女性和男性的生殖系统,所以女性做艾灸月经3个月之内为调整期,月经可以提前或推后。

31、出水泡,出红疹是体内的湿毒,血毒过多,越是这种现象越要灸。

32、灸后出现咳嗽,有黄痰。说明肺部有火,如无法接受继续施灸可以少灸或不灸。

33,乏力,有虚汗。说明为寒性体质,加大灸。

34、精神亢奋,失眠,头痛,头晕。热性体质,上焦有火,可在背部适当刮痧拔罐,必要时可在大椎穴上放血。在家庭中可赶紧将病人安置在一个空气流畅的环境下,让患者平躺,再做推拿颈部疏通,多喝水。

35、灸后关节痛,说明关节处有寒湿之气淤堵。

36、口腔溃疡,长痘,便秘。是胃火旺,可在胃经上刮痧泻火,吃凉润食品。

37、灸后出现湿疹,痒,起红疙瘩。是脾胃湿气重的缘故,加大灸。若不能接受加大灸可停灸一段时间。

38、腹泻,恶心,呕吐。是脾胃虚寒的严重,加大灸即可,医院打调水。

39、打嗝为肠胃气滞,无需处理会自动消失。

40、月经提前,或量少。为气血增加后的自我调节或阴虚火热体质,继续灸3个月后会逐渐正常。

41,会阴瘙痒,起红疹,白带增多有异味。为湿气往外排的表现,加大量灸

42、非经期阴道流血,血块多或月经紊乱,经期延长。是在排子宫内的淤血。两三个月后会一切正常。

43、艾灸后常常会有疾病加重的反应,这是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那么病邪在体内寄居很久,他也不会轻而易举的乖乖就范。所以这时候就免不了有反应,你用艾灸的方式激发正气想把邪气赶出,那么邪气就先顽强抵抗。这时的正气不足,而邪气旺盛的时候,当然你会有各种不适反应出来。当你逐渐艾灸,体内慢慢累计了很多正气的时候,这时的病邪就会逐渐地赶出体外了。

44、失眠:艾灸后常常会有失眠的症状,如果出现初次艾灸后失眠,也是一种反应,此时的失眠,多很疲乏无力,或嗜睡。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艾灸后,这时如果睡眠很少,但不会出现疲乏无力的现象,反而因为艾灸,而显得精力充沛。此时,不要因为睡眠时间的不足而烦恼,也不要刻意用安眠药来凑够睡眠的时间,主要看你自己的精力是否充足,灸中脘还会很快改善脾的功能。

45、艾灸的走窜现象:有时候我们艾灸中脘,会有肝区不适,或会有胃脘部不适,这很有可能你的肝有隐患或你的胃有疾病,艾灸就会主动帮助你去调整,这就是艾灸的通窜功能。所以说,我们的身体有一个自我调整的功能,只要你调动的好,这些都会起来工作。假如你艾灸关元穴,也许会反应出你妇科方面的隐患或前列腺方面的问题或生殖系统的一些疾患。人体“阴阳”的升降是有其固定的规律的,元气逐渐充足了,“阴阳”就必定按照其规律运行,该升的就自然会升,该降的就自然会降,根本就不必用人为的方法去调动。

46、发热反应属于全身综合性的剧烈反应之一。多在自身康复机能完全发挥作用后出现,表示气血旺盛,体质增强,是机体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一般发高烧反应,体温在39-40度,反应持续时间一周左右,少数低烧患者,体温在37.5度至38度之间时,反应持续十几天甚至一至两个月。

47、上火现象:很多人艾灸后会出现口干舌燥,这也是艾灸的一种反应,这种现象表明阴阳正在调整,阳不胜阴,这时要多喝白开水。此时患者会觉得喉咙异常干痛,这是病邪(寒邪)逐渐外发时的必然症状(病邪被驱赶到哪里,哪里就会出现西医所谓的炎症,此时许多中医专家都会任认为灸过火了,会立即停止治疗,使得功亏一篑)。

48、身体出现类似过敏的现象。有很多人艾灸后身上出现很多红疹的现象,此时多以为是过敏了,其实,这些表现出来的症状,都是真阳元气驱赶寒邪外出的表现。也是病邪在体表的反应。如果此时停灸,病邪还会入里,侵蚀脏腑。如果此时皮肤表现严重,可以用放血疗法使邪出有门。可以在大椎、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还有委中穴放血,给病邪以出处。

49、艾灸后的精神反应:有很多人会出现类似抑郁症的现象,这时可以找人倾诉,可以到狂野处大哭或大喊,一定要发泄出来,不要郁闷在心,免得徒增新疾。

50、曾经患过的疾病都可能会复发多次,虽说是复发,但感受一般不会比以前犯病时强烈。曾患有痔疮的也会发作,而且会有内痔变为外痔,大约十天半个月即可自愈。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术需要多少钱
北京最好白癜风专业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dnss.com/nzzl/16548.html